“車頭燈起霧了,只要在車燈上打幾個洞就可以解決?!?/p>
“擋風玻璃裂了,選便宜的,不要選正品?!?/p>
...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陳先生難以接受自己汽車經銷店的做法,于是決定辭職,并實名向相關職能部門匯報。
陳先生原是重慶合川市一家二手車經銷店的員工。 他的職位是一名汽車修理工。 他負責對從比賽中買回來的二手車進行清潔、檢查和更換,確保車輛出售時不存在安全隱患。
據他介紹,在他任職期間,該汽車經銷店負責人多次拒絕采納他的建議,以增加運營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并用各種方法掩蓋汽車的問題,例如是否修理或維修。不是,用劣質的代替優(yōu)質的。 對此,陳先生覺得這是欺騙消費者,擔心問題車售出后,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自己要承擔法律責任。 對行為進行調查認定,同時根據調查情況,對認定存在問題的車輛進行召回,按照行業(yè)標準進行維修,并賠償客戶相應損失。
↑袁偉供圖
6月12日,涉事二手車經銷商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該員工(陳先生)在任職期間,與店家就回扣問題進行交涉,違反了公司“紅線”。地上抬高價格,還涉嫌挪用公款。 物業(yè)行為已報案。 對于其舉報,該公司聲稱該報道不屬實,并已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現場調查。
記者了解到,接到陳先生的舉報后,成都市拱井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人員已前往涉事二手車經銷店進行審查。 目前,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了解中,對反映的問題將一一核實。
實名舉報:“問題車”維修建議失敗
二手車經銷商員工辭職
陳先生來自湖南常德。 他將于明年4月6日加入樂山市一家二手車經銷商。 剛進公司不久車行抵押,他就被分配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即對車行購買的二手車進行清洗、檢查、更換,然后交給銷售人員出售。
陳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曾在一家汽車4S店工作過。 作為一名汽車修理工,他就是檢測汽車存在的問題,然后一一提出解決方案,比如修理、更換零件等,以確保汽車交付給客戶時不會出現安全隱患。
陳先生表示,即使他是一名維修工,在二手車經銷店工作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大多數時候,他提出的維修或更換配件的維修建議都會被負責人拒絕。 ,并替換為“不修理或更換”或更換廉價零件。
“有問題的面包車已經賣掉了,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經過徹底調查,我會承擔責任?!?陳先生表示,出于這方面的疑慮,他決定辭職。 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進行了實名舉報。
《爆料內幕》:“該換還是不該換,該修還是不該修”
淺談二手車經銷系列
日前,陳先生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表示,舉報二手車經銷店的主要原因是他提出的很多保養(yǎng)建議都被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拒絕。 “選材以次充好”等形式。他覺得這是在欺騙消費者。同時,他擔心這樣的未經處理的汽車出售后,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自己也要承擔法律責任,所以他決定辭職并報告。
陳先生談到的二手車經銷主要有三個方面。 他向紅星記者一一介紹并舉例。
套路一:“我該改變還是不改變”
“輪胎鼓包變形了,改到外面藏起來吧……”
陳先生舉例介紹了一輛奧迪車。 當他提車時,發(fā)現該車右后輪胎有約4厘米的凸起。 他立即向公司相關負責人匯報,并建議及時更換。 負責人回答說:“可以換表面,將正式損壞的輪轂兩側換成外側,這樣就可以隱藏在用戶肉眼之外。” 另一輛奧迪車,修理廠發(fā)現輪胎變形,輪轂外側有兩條裂紋。 他也第一時間向負責人匯報了此事。 目前,該車已售出。
還有一輛凱迪拉克車輛,“瓜子”(二手車平臺)評估檢查表明,該車左后輪已損壞,簾布層漏水,建議及時修復。 但車商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最后車子沒有對輪胎進行任何處理就被賣掉了。
↑陳先生與相關負責人聊天記錄截圖。 受訪者供圖
套路二:“以次充好”
“不要用正品更換擋風玻璃,選擇優(yōu)質產品,更換劣質電池”
陳先生表示,一輛瑪莎拉蒂車輛到店后,發(fā)現前擋風玻璃有一條近20厘米長的裂紋,必須按照維修標準進行更換。 但汽修店為了利潤最大化,將正品前擋風玻璃報價為3500元,仿制前擋風玻璃報價為1700元,最終選擇從汽修店更換為售價750元的帶有寶馬標志的前擋風玻璃。在另一個省購物。 他認為這是一種欺詐行為。 更嚴重的是,如果汽車在高速行駛時被異物撞擊,劣質的擋風玻璃就會匆忙脫落,危及駕駛員和乘客的生命。
另一輛奧迪汽車因電池壽命只有3%而不得不更換。 修理廠報價為760元。 陳先生認為,劣質電池短路、因短路引發(fā)汽車火災的情況并不少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套路三:“修還是不修”
“大燈起霧了,負責人要求在燈上打幾個洞來解決”
陳先生說,一輛奧迪車的尾燈起霧了,車行負責人讓他在車燈上打幾個洞來解決。 修理廠當場表示反對,但負責人堅持。 客戶得知這一情況后,要求進行密封修復。 經修理廠拆裝后,他發(fā)現后排尾燈損壞嚴重,修復困難。 建議更換。 但該車商負責人認為成本太高,拒絕更換。 最終,車商又找到了另一家維修店進行簡單的粘接和修復。 陳先生補充說,車行負責人要求他不要通知顧客,并保守修理廠的秘密。
陳先生介紹,不僅是上述情況,還有二手車在修車過程中出現底盤漏油、變速箱頓挫、車輛高速抽動、減震器漏油損壞等問題。 未能及時修復。
↑陳先生與相關負責人聊天記錄截圖。 受訪者供圖
車行回應:負責人稱“報道不屬實”
配合職能部門現場調查
“這是一份虛假報告?!? 6月12日,陳先生舉報事件涉及的二手車經銷商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其任職期間,該員工(先生)有坐等行為。地上抬價,違反公司“紅線”,以及涉嫌挪用公司財產,已舉報并處理。對于其舉報,公司認為舉報不實,已配合有關部門處理。 ——相關職能部門現場勘察。
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公司的汽車維修部門有專門的流程,會根據每輛車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處理。 在員工任職期間,他做出的決定可能并不正確。 公司總是要求維修人員向上級匯報,由主管分析決定。
對于陳先生“該修還是不修”、“該換還是不該換”、“偽劣貨”等套路,該負責人回應稱,這些只是他個人的意見。 比如公司直接更換了輪轂的凸起部分,“改到外面不會被用戶的肉眼察覺”是他的個人說法。 挖洞解決車燈起霧的反例,就是由于員工處理過程中的失誤造成的,最終導致客戶退車。
該負責人也承認,每輛車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可能有些情況是陳先生反映的,但公司按照正規(guī)程序處理。 公司轉讓的每輛二手車都有第三方檢測評估報告和保修單。 協議上會注明“無嚴重車禍、無水泡、無起火”,如果不屬實,可以直接還車。 二手車是靠口碑的,他們公司不會因為小問題而影響公司的聲譽。
對于該車行負責人有關“違反公司‘紅線’”的說法,陳先生表示,“不存在侵占公司財產的情況,愿意配合隨時調查?!?/p>
↑陳先生提交的相關證據 受訪者供圖
業(yè)內人士:門店需明確告知安全問題
確實有商店隱瞞不處理“小問題”
對于二手車的準備和銷售,從事二手車競拍和銷售工作近20年的徐先生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表示,二手車實際上是二手二手貨,無論是質量、配件,還是性能。 它本身有一定的缺陷。 當客戶決定訂購二手車時,他首先默認接受在可接受的價格范圍內存在某些缺陷的產品,這與訂購新車不同。
徐先生表示,在銷售二手車的過程中,店家需要明確告知消費者“是否發(fā)生重大車禍”、“是否是被水淹的車”、“是否是燒毀的汽車”等等。 不影響安全的零部件損壞程度、易損件是否需要更換等小問題,由買賣雙方在年檢或討價還價時解決。 例如,如果客戶發(fā)現輪胎腐蝕嚴重,可以提出更換或支付保費; 如果發(fā)現底盤漏油,可提出維修或加價后自行維修。 這也正好說明,二手車是“一車一價”,其缺陷程度決定了其最終價格。
徐先生表示,行業(yè)內確實存在一些店面不處理汽車小問題就直接銷售的情況。 銷售時故意掩蓋、隱藏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 如果顧客發(fā)現并提出,他們將收取維修費或保費。 但如果存在隱瞞汽車安全問題的情況,就違反了職業(yè)道德和相關規(guī)定,“這是原則問題”。
從事二手車生意多年的周先生也表示,二手車的價格是雙方協商確定的,與車的年限、總里程、車況密切相關。缺陷的程度。 雖然,二手車經營者都把誠信和口碑看得很重要。 因此,很多二手車商不會刻意隱瞞車況、補漆、漏油、輪胎生銹等問題,而是會明確告知客戶,反而給價格讓利,最終達成協議與客戶。
紅星新聞記者走訪多家二手車賣場了解到,他們對核心安全問題的通報是“必須通報”,對于小問題的通報也有自己的看法,但大多認為不通報小問題并不是消費欺詐行為,而是要檢查細心與消費需求之間的關系。
部門回應:市場監(jiān)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舉報問題將一一核對
對于此事,成都市拱井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相關負責人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6月4日至5日,舉報人陳先生到轄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市場監(jiān)管局,并通過12345熱線反映情況并進行了舉報,局、所相關工作人員均收到,也接受了12345舉報表。
6月6日,成都市拱井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人員前往涉案二手車經銷店進行檢測。 他們首先確認其牌照合法有效,并審查了多份汽車交易協議。 目前,執(zhí)法人員正在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將對舉報問題進行一一核對,并將及時反饋給舉報人陳先生。
↑袁偉供圖
6月9日,成都市拱井區(qū)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根據國家出臺的《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二手車的買方還應當向賣方提供汽車的使用和維修情況。 、事故、年檢、是否辦理抵押登記、繳納契稅、退休期限等真實情況和信息。 賣方訂購的汽車因買方隱瞞、欺詐等原因導致無法辦理過戶登記的車行抵押,買方應無條件接受退車,并退還貨款及其他費用。 同時,商務局還定期會同市場監(jiān)管、公安、稅務等部門對二手車市場和門店進行檢查,督促市場和門店合法合規(guī)經營,嚴禁違規(guī)行為。欺騙和欺騙消費者。
對于二手車消費糾紛【進入黑貓投訴】,成都市拱井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消費者最常見的投訴是“交易流程不透明、不規(guī)范、內容不規(guī)范”。 “合同內容不全面”“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如果出現故障,需要退款”等。該負責人表示,作為市場監(jiān)管部門,首先根據法律規(guī)定,檢查經營者是否具有經營資格,相關證照是否齊全; 其次,要求經營者在二手車銷售過程中明碼標價并履行告知義務,包括車況等。 ; 三是督促經營者誠信經營。 對于消費者來說,建議購買二手車時一定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訂購,選擇信譽良好的二手車市場、經銷商或4S店,并注意查看該公司的牌照和車輛手續(xù)。 據悉,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還必須簽訂責任明確的書面協議,明確權利和責任。 同時,經營者可以主動要求經營者提供第三方汽車鑒定評估報告,或者選擇第三方對汽車進行鑒定評估,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大程度避免侵權。
紅星新聞記者 袁偉
海量資訊,精準分析,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