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次為理想汽車提供資金的王興,在理想汽車股價高位屢屢減持。據統(tǒng)計,今年以來,王興共減持約588萬股,共計套現7.3億港幣。
作為理想汽車最大外部股東,美團CEO王興近期頻繁從理想汽車“提款”。
9月19日,距離上一次套現理想汽車僅僅過去半年時間,王興再次減持理想汽車,截至目前,9月份其共減持了194.79萬股,套現約3.11港幣。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理想汽車正處于從增程式車型轉向增程式+純電式的關鍵時期,此時“關鍵先生”王興的減持向資本市場傳遞何種信號?
“關鍵先生”王興頻頻套現理想汽車
據聯(lián)交所披露,美團CEO兼理想汽車非執(zhí)行董事王興,上周連續(xù)4天減持理想汽車,在9月12日至15日期間,累計減持了194.79萬股,平均價格位于157.84元至160.51港元,合共套現約3.11億港幣。
此外,王興還在今年3月份共對理想汽車減持了9次,合計出售約393.29萬股,套現約4.2億港幣。
數據顯示,雖然近幾年王興頻頻減持理想汽車,但當前王興仍為理想汽車的最大外部股東,在本次股票售出后,王興最新持有的理想汽車股數降至3.85億股股份,持倉比例由21.89%降至21.79%。
盡管王興在近期頻頻出售理想汽車的股票,但一直以來,王興都是理想的重要支持者,甚至可以稱王興為理想汽車發(fā)展過程中的“關鍵先生”。
據了解,王興與美團曾多次為理想汽車提供融資。
2019年,理想剛通過收購獲得生產資質,理想ONE的生產好不容易能提上日程,但缺少資金,而王興是那個雪中送炭的貴人。
王興先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個人出資2.85億美元,然后又以美團參投方式,幫助理想汽車完成了C輪融資,理想ONE才得以生產。
并且2020年理想汽車D輪融資,也是王興牽頭,美團領投5億美元。此外,在理想汽車上市后,美團認購3億美元,王興認購3000萬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當前王興和美團一共為理想汽車投資約11.5億美元。
除了投資外,王興還在各種場合給理想汽車公開站臺,并在社交平臺上屢次為理想汽車“帶貨”,稱理想上市后市值不止千億美元。
王興曾在2020年8月美團電話會議中談及為何重倉理想汽車,他說,很多投資者還是低估了電動汽車和理想汽車的潛力。就像很多人一年前或幾年前并沒有真正看到特斯拉的潛力。因此,其相信理想汽車是值得投資的。
不過,隨著理想汽車的股價不斷上升,獲利了結或是大多數投資人的選擇。
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以來,理想汽車股價不斷走高,截至9月19日收盤,理想汽車近一年最高漲幅超180%,最新市值近3200億港元,而王興和美團投資的股權價值也超過80億美元。
沖出“重圍”的理想汽車
股價的不斷上漲離不開理想汽車業(yè)績的向好。8月8日,理想交了份史上最“理想”的財報。
數據顯示,理想2023年上半年收入達到474.4億元,且實現凈利潤32.4億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6.52億元。第二季度,收入總額為286.5億元,同比增長228.1%,環(huán)比增長52.5%。
這也意味著,理想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繼比亞迪、特斯拉之后第三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
事實上,業(yè)績的持續(xù)改善離不開交付量的提升。今年以來,在理想L7、理想L8、理想L9的共同加持下,理想汽車進入快車道,開啟狂飆模式。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交付量達到139117輛,同比增長130.3%。其中,第二季度交付新車86533輛,同比增長201.6%。
以此測算,理想汽車每賣一輛車凈賺2.32萬元,是所有車企中單車凈利潤最高的。
作為對比,同為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上半年銷量為5.46萬輛,同比僅增長7.35%,單車凈虧損擴大到20.01萬元;小鵬汽車上半年銷量4.41萬輛,同比減少39.93%,單車凈虧損額12.42萬元。
除了銷量增長外,理想汽車出色的成本控制也為其業(yè)績增長夯實了基礎。
據了解,理想汽車曾一度被業(yè)內戲稱為“摳廠”,比如其市場費用率普遍低于主流汽車品牌。
李想曾在5月3日表示,當前理想的市場費用率約為0.6%,其中包含了品牌公關、活動、廣告、車展、發(fā)布會、車主運營等,而主流汽車品牌的市場費用率一般為2%-3%。
不過,這場從2014年開始的新能源造車之爭,還遠遠沒有結束,前有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和小鵬汽車官宣7億美元合作,后有首批歐洲版極氪001正式下線發(fā)往荷蘭瑞典,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競爭將持續(xù)進行。
理想汽車的“隱憂”
在業(yè)績超預期增長的作用下,理想汽車的市值也逐漸提升。
在今年NBD汽車公布的中國車企市值榜單中,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的市值達到2042億人民幣,成功超越了長城汽車,位列中國第二大造車企業(yè),僅次于比亞迪。
不過,比亞迪單月的銷量接近理想的9倍,但兩者的市值差距并不像銷量那樣懸殊,市值對比之下,是外界資本對理想汽車當前現實和未來潛力的考量。
那么理想還能再創(chuàng)市值新高嗎?這取決于理想能否及時補齊短板,其短板之一就是純電車型的“缺席”。
不同于蔚來和小鵬,理想汽車目前上市的車型較少,且走的是增程式這條路。
據了解,增程式類車輛雖然也屬于電動汽車,但相比于純電車,其可以在無法進行充電的情況下,通過加油來獲得動力,從而推動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
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當前充電樁等配套設備尚未大規(guī)模普及的情況下,給了電動車續(xù)航里程的保證,只要有油,這類車輛就可以一直行駛。
不過,相比于純電車輛,增程式汽車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其制造成本較高,且相較于純電動汽車,車輛的整體重量較大,可能會影響操控性能。
當然,最重要的是增程式汽車純電續(xù)航受限,雖然增程式汽車在電動模式下可以行駛一段距離,但其純電續(xù)航里程相對純電動車型還是有限的,長途駕駛時,仍需依賴內燃機,犧牲了純電動汽車的環(huán)保優(yōu)勢。
隨著純電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增程式電動汽車賽道逐漸擁擠,單靠增程式電動汽車顯然不夠滿足理想汽車的發(fā)展野心。
為了補齊短板,理想汽車在2023年上海車展上發(fā)布了“雙能戰(zhàn)略”。“雙能”分別是“智能”和“電能”。
在“電能”方面,到2025年,理想汽車產品矩陣將包括一款超級旗艦車型,五款增程電動車型和五款純電車型。其中,首款純電車型、旗艦MPV“理想MEGA”將在今年11月份上市。
此外,為配合純電車的銷售,理想還表示將在今年年底建設完成超過300個超級充電站,2025年建成超過3000個充電站。
理想汽車選擇了在這個時間以“新人”的身份殺入純電賽道,既有可能成為理想汽車新一輪增長的驅動力,也有可能對理想剛剛好轉的財務狀況帶來不利影響。
比如從理想ONE向理想L系列的切換過程中,理想汽車就曾面臨過銷量崩盤的階段。2022年9月,理想汽車的交付量僅為4000多輛,當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也創(chuàng)下季度歷史新低。
與此同時,在理想面臨著戰(zhàn)略轉變的同時,外界的競爭對手也是虎視眈眈。比如比亞迪旗下的騰勢品牌,在騰勢N8上也打出了“打造豪華的家”的口號,與理想汽車爭奪家庭場景的用戶群。
不僅在純電產品上將面臨“對手”的競爭,在增程式產品上,理想汽車也將面臨后來者的挑戰(zhàn)。
隨著增程式車型逐漸獲得市場青睞,零跑、賽力斯、東風集團、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多家車企推出增程式電動車。其中,長安深藍系列、賽力斯問界系列的月銷量也在逐漸增長。
雖然李想曾表示,“理想汽車很早就已經開始研發(fā)高壓純電車型,在研發(fā)和供應鏈方面提前做了非常多的準備?!钡谑ハ劝l(fā)優(yōu)勢以及定位更加小眾的市場,理想破局純電賽道面臨更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