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全國公安機關打掉“套路貸”團伙1664個,破獲詐騙、敲詐勒索、虛假訴訟等案件2162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349名,查獲涉案資產35.3億余元。
在這些令人震驚的數(shù)據(jù)被曝光的同時,“套路貸”的各種令人防不勝防的“套路”,也浮出水面。下面就詳細揭秘套路貸的忽悠手法,以及跟普通的民間借貸的區(qū)別。
“套路貸”的“套路”
“套路貸”與普通的民間借貸有什么區(qū)別?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巡視員童碧山在會議中指出,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從出借目的上來看,民間借貸是為了獲取利息收益,而“套路貸”則是通過各種套路讓借款人債臺高筑,以非法占有借款人財產為目的;其次,從方法手段上來看,民間借貸是基于雙方真實意愿,雙方都不愿違約,而“套路貸”則會主動追求并制造違約,以追求非法占有財務;另外,在法律后果上,民間借貸的本金、利息受法律保護,而“套路貸”本質上是屬于違法犯罪行為,所涉虛假合同、惡意壘高的債務,不受法律保護。
從上述信息可以看出,“套路貸”本質上是屬于違法犯罪行為,以非法占有借款人的財產為目的,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一系列的“套路”。
“套路貸”與普通的民間借貸區(qū)別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01
目的不一樣
高利貸是貸款機構借出本金,讓借款人支付高昂的利息并返還本金,目的是為了獲得高額利息收入。
套路貸則是披著貸款的名義,目的是為了讓借款人承擔高額的債務,最終侵吞其身家財產。
02
手段不一樣
套路貸的費用一般是以擔保等名義出現(xiàn),而高利貸則是以利息的名義設定。
03
信息傳達情況不一樣
套路貸會告知借款人,不需要按合同辦事,到期正常還實際本金和正常利息即可,其他的費用、協(xié)議只是為了規(guī)避一些流程而已。
高利貸則“低調”不少,一些利率會明確或者隱晦的告知借款人,能計算出實際利息,借款人可以判斷是否繼續(xù)借。
04
還款態(tài)度不一樣
套路貸會制造各種各樣的障礙,讓借款人不能如期還款,然后逾期要支付高昂的違約金,利滾利到最后根本償還不起。
高利貸則相反,希望借款人盡快還款,不要出現(xiàn)逾期跑單的情況。
05
法律后果不一樣
套路貸就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護。而高利貸在一定范圍內是受法律保護的,比如借款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不受法律保護。
借款1000元,到賬只有590元!不過,令河南省安陽市某師范學院學生李某某更沒有想的是,因為這筆借款,他在三個月的時間里竟然背上了高達5.4萬元的負債。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套路貸”在背后操縱。
2月26日,公安部新聞發(fā)言人郭林在主持發(fā)布會時表示:“套路貸”是新型黑惡犯罪的一種。
據(jù)公安部通報的數(shù)據(jù),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套路貸”團伙1664個,共破獲詐騙、敲詐勒索、虛假訴訟等案件2162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349名,查獲涉案資產35.3億余元。
在校大學生“最受傷”
2017年,李某某接到“校園貸”詐騙電話,按對方的要求,通過微信以及其他網絡工具提出1000元貸款的申請,并把自己的有關信息在APP上向犯罪團伙提供。
然而,李某某接到的實際貸款金額只有590元,410元被以各種名義扣除。不僅如此,貸款期限也由原來約定的七天變成實際上的五天。
貸款到期后,因學生李某某無錢償還,犯罪嫌疑人又向其介紹第二個貸款平臺,李某某再次向第二個貸款平臺貸款用于歸還前期的債務,如此循環(huán),在三個月的時間里,大學生李某某所欠下的貸款已經達到了5.4萬元。
河南省安陽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胡文立介紹,2018年1月接到舉報后,調查發(fā)現(xiàn),自2017年2月以來,江西省宜春市的犯罪嫌疑人許寬等人先后在江西和浙江注冊成立多家網絡貸款公司,網羅多名骨干人員招募大量的工作人員,通過網上平臺向在校的大學生提供貸款,并且收取高額所謂的“手續(xù)費”。
債務到期后,通過騷擾、恐嚇等手段迫使受害人再次貸款還貸平賬,使其落入了“套路貸”陷阱。
而對于那些無力還款的受害人,犯罪團伙采取的辦法則是向受害人及其家人、親友、老師、同學發(fā)放裸照、靈堂照和一些侮辱性的圖片、短信等軟暴力手段進行騷擾、威脅,迫使其歸還貸款。
胡文立舉例道:
山東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李某被犯罪集團催收債務的人員短信、圖片侮辱以及騷擾電話多次輪番“轟炸”后,致使重度抑郁,被迫中斷學業(yè)退學。
湖南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左某因無力承擔高額的貸款債務被迫離家出走。
陜西某學院學生杜某因陷入校園貸陷阱,在實習期間寫下遺書跳樓自殺,幸虧及時被同事發(fā)現(xiàn)攔下。
此外,王某、肖某、周某等12名受害人因無力償還巨額債務,被迫到犯罪團伙打工還債,逐步演變成為犯罪團伙成員。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3月,河南省安陽市公安機關搗毀4個“套路貸”犯罪團伙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129人,扣押車輛11臺,查封房產13套,凍結涉案資金560余萬元。
打掉該團伙時,這個團伙已經向超過1.8萬人發(fā)放貸款,受害人群體95%以上為在校大學生。
認清“套路貸”五大套路
郭林表示,“套路貸”就是新型黑惡犯罪的一種,具有很強的欺騙性,一般以民間借貸為幌子,通過騙取受害人簽訂虛假合同虛增債務,偽造資金流水等虛假證據(jù),惡意制造違約迫使受害人繼續(xù)借貸平賬,不斷壘高債務,最后通過滋擾、糾纏、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暴力和軟暴力手段催討債務,達到非法侵占受害人錢財?shù)哪康摹?/p>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巡視員童碧山在會上解密了“套路貸”的五大套路:
01
偽造民間借貸假象
犯罪嫌疑人往往以小額貸款公司、投資公司、咨詢公司、擔保公司、網絡借貸平臺等名義對外宣傳,以低利息、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等為誘餌,通過網絡、電話、短信、小廣告等渠道招攬生意,吸引被害人來借款,簽訂虛假的借款合同,并把它包裝成普通的民間借貸關系,然后以“增加約束力”“違約金”“保證金”“行業(yè)規(guī)矩”等各種名目騙取受害人簽訂虛假借款合同、抵押借款合同或者房產、車輛買賣委托書等明顯有失公平的各種法律文件,有的還要求受害人辦理公證手續(xù)。
02
制造資金流水痕跡
犯罪嫌疑人將虛高的借款金額轉入受害人賬戶后,形成“賬戶資金流水與借款合同一致”的證據(jù),然后以快速審核費、信息認證費、賬戶管理費、風控服務費、中介費等名義收取或變相收取高額的“砍頭息”,將轉入受害人賬戶的金額全部或者部分收回,受害人實際獲得的只是剩余部分錢款。
03
故意制造或者肆意認定違約
犯罪嫌疑人采取還款日故意失聯(lián)、打電話不接、借款人還背負其他高利貸等借口,故意制造或肆意認定受害人違約,不僅前期償還金額全部清零,還要求全部償還虛增債務。虛增債務往往高于本金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
04
惡意壘高借款金額
在受害人無力償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通過誘騙甚至脅迫,安排指定的關聯(lián)公司、關聯(lián)人員或者自扮自演,與受害人簽訂新的金額更大的虛高借款合同進行“轉單平賬”“以貸還貸”,層層加碼壘高債務金額。
受害人在壓力之下飲鴆止渴,貌似解決了燃眉之急,實際上卻掉入了“還不清”的斷崖式債務深淵。
05
軟硬兼施侵占財產
當債務壘高到一定金額時,犯罪嫌疑人自行或雇傭社會閑散人員,采取“軟暴力”手段侵犯受害人合法權益,滋擾受害人及其近親屬的正常生活,以此施壓;或利用虛假合同、欠條、銀行轉賬記錄等證據(jù)提起民事訴訟,向法院主張所謂的“合法債權”,進而達到侵占受害人財產的目的。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套路貸的特征可以總結為低門檻、設置文字陷阱、材料造假、故意使借款人違約、發(fā)起追償。前面四個階段層層遞進,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以后,“套路貸”實施主體就開始發(fā)起所謂的“維權”,或是暴力對待借款人,或是將“證據(jù)”擺到借款人面前,聲稱將提起訴訟等。
如何識別“套路貸”?
一些“套路貸”借助網絡平臺,從線下向線上蔓延,由傳統(tǒng)的接觸式犯罪轉變?yōu)樾滦偷姆墙佑|式犯罪,侵害的群體人數(shù)更多、范圍更廣,動輒達到上萬人以上,且遍布全國各地,社會危害更大。
許多受害人一開始貸款金額很小,但在犯罪嫌疑人的套路和威逼利誘下,很快就背負上了巨額的債務。而有的受害人為此傾家蕩產,只能賣房還貸;有的受害人被迫退學,離家出走躲避債務;有的受害人走投無路,被逼自殺。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政委曾海燕分析,“套路貸”抓住了部分群眾急于快速獲取資金的心理,以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為誘餌,誘使受害人落入陷阱。同時一些群眾缺乏風險意識,在用錢心切的情況下,對借款合同的內容沒有進行認真的審核。在“套路”下被制造出一系列不利于自己的證據(jù),直至事態(tài)擴大損失慘重。
為避免悲劇重復上演,識別“套路貸”尤其重要。曾海燕介紹,從公安機關打擊的情況看,這類犯罪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房貸”類“套路貸”。
犯罪嫌疑人針對名下有房產的本地客戶,誘騙其貸款,層層設置違約陷阱,制造銀行流水痕跡,通過暴力討債或法律訴訟,達到強占受害人房產的目的。
第二種是“車貸”類“套路貸”。
犯罪嫌疑人針對抵押機動車的客戶,也是故意設置各類陷阱,以沒有按期還款或者車輛GPS信號失聯(lián)為理由,惡意造成受害人“違約”,將車輛強行“拖走”或者使用備用鑰匙悄悄開走,迫使車主支付高額的“違約金”和“拖車費”。
第三種是“現(xiàn)金貸”類“套路貸”。
犯罪嫌疑人以網絡借貸平臺和借貸APP應用為依托,以有消費需求又無經濟實力的年輕人、在校大學生、無業(yè)人員等群體為主要侵害對象,以“無利息、無擔保、無抵押”進行虛假的宣傳,引誘落入“套路貸”陷阱。
受害人簽訂借款合同的時候,除了要提供正常借款需要收集的姓名、身份證、住址、銀行卡、社保、公積金等信息以外,一般還要被要求提供超出正常收集范圍的個人信息,比如微博認證、手機里面的通訊錄、微信通訊錄,甚至手機服務密碼,拿著服務密碼就可以調出整個的通訊信息。
一旦發(fā)生他認定的所謂的“違約”這種情形,犯罪團伙就對受害人的近親屬、好友,所有的社會關系人通過微信、電話等等進行騷擾、辱罵、威脅、恐嚇,甚至剛才介紹的采用發(fā)受害人頭像PS的喪葬、低俗、淫穢照片等等手段進行催收。
蘇筱芮也表示,套路貸之所以存在“套路”,是因為存在層層遞進,精心鋪設的陷阱,要有效識別套路貸,就需要先對套路貸的特征進行充分把握,以做到對癥下藥、各個擊破。她建議:
第一,選擇正規(guī)機構,對市場上的同類借貸產品(消費貸、房貸等)的平均借款利率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貪圖低息,對偏離市場現(xiàn)狀較遠的產品保持警惕心;
第二,認真閱讀協(xié)議,口說無憑,借款人要意識到文字材料的重要性,對口頭承諾與協(xié)議內容不符的,以協(xié)議內容為準;
第三,拒絕虛假行為,包括拒絕任何有誘騙性質的虛假合同、虛假拍照等等。這些虛假材料都會成為之后“套路”的證據(jù),不貪小便宜,借多少、還多少,以協(xié)議內容為準。
那么,如何防止“被套路貸”?公安機關給出的建議,一是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要盲目借貸,二則要向有貸款資質的正規(guī)金融機構貸款。如果真的陷入了“套路貸”的陷阱,要及時向警方報案。
重擊“套路貸”的同時,公安機關還表示,將對涉嫌違法犯罪的網絡借貸平臺依法查處。曾海燕稱,對經營不規(guī)范的網絡借貸平臺,將會同有關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進行集中約談,進一步加大監(jiān)管力度,規(guī)范網絡借貸行為。
于是,老賴拒絕還貸的口號也在反催收等各大QQ群喊起,現(xiàn)金貸行業(yè)的逾期數(shù)據(jù)將上漲的聲音傳出?!疤茁焚J”該不該還,不還款算不算逾期?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協(xié)金融衍生品與互聯(lián)網金融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李亞向獨角金融分析稱,“套路貸”本身不是一個法律上的概念,只是涉嫌違法放貸的一種行為。如果這個“套路貸”屬于犯罪行為,構成某種犯罪,借款人所借款項不用償還;如果這個“套路貸”僅屬于“高利放貸”但不構成犯罪,那么一定范圍內的本金和利息是需要償還的,超過國家規(guī)定范圍內的利息不用償還。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規(guī)定,最高的紅線是36%。民間借貸利率低于24%受法律保護,高于36%超出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