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車抵貸業(yè)務。主要有三種形式:抵押類(押證貸款)、質押類(押車貸款)、按揭車抵押(不押證不壓車)。
抵押類
簽了合同,到車管所做個抵押登記,之后在車上安裝GPS就可以了。一般抵押車貸時間都不會長,一年以上比重都少,除了考慮時間長借款人情況難把握,還有因為GPS的在線時間限制。這種業(yè)務更符合借款人用車需求易成單,但存在二押風險,解押難。另外還有風險在于,錢還不上了,人去車空。
質押類
評完車,合同一簽就可以放款,無需要車管所抵押。抵押物在手上,還容易變現,但是這樣不一定更安全。一個正常人要把車質押很可能是希望高評,或是外地車按揭車做不了抵押??蛻暨€不上錢的可能性更大,到時候處理車輛的時候沒有登記證只能做特殊處理,處理價格會大打折扣。
按揭車抵押
這個就差不多回歸到信用貸形式了,這個也是車抵貸的新產品,通常利息高過前兩個。放款成數低,客戶群體廣泛,新業(yè)務競爭對手少,于是優(yōu)質客戶多。但未來如果不具備強大的風控體系,這個業(yè)務風險也會來的更大。
無論哪種模式,車抵貸普遍存在一些風險點:
驗車估值能力不足
當前社會上的網絡車貸平臺主要是P2P公司發(fā)展而來,真正從汽車金融公司轉型做網絡車貸的比較少,不是專門從事汽車銷售行業(yè)的平臺如果要做汽車價值的評估,就需要成立專業(yè)的車輛評估部門,或者跟銀行一樣和專業(yè)的汽車機構合作。
催收難
貸后催收一般采取電話催收、業(yè)務員上門催收、律師函催收、仲裁或訴訟的方式。大部分的逾期借款人在前三種催收環(huán)節(jié)后就還錢了,剩下的一些就屬于比較難搞的。對于這些借款人,只能通過司法程序處理:仲裁或者訴訟。仲裁費用高,使得很多平臺并不傾向于用這種形式;法院起訴一般在3個月到6個月左右才能審結。
當然,還有更大的風險,就是謹防車抵貸,被包裝成“二手車消費貸”。比如甲最近急需用錢,他名下有車,卻不想拿車抵押貸款,就找到朋友乙去購買二手車,同時申請消費貸,這樣他拿到了錢,將車過戶給乙 ,抵押給資金方。這對于資金方來說,他的收益變小了,但是承擔的風險卻大了,收益不能覆蓋風險,兩者不對等,這個就很容易出事!
面對諸多風險和問題,不僅車貸公司要防患于未然,更多的第三方科技服務平臺也頻頻出力。這里推薦車貸管家,為車抵貸業(yè)務做足風控。
車貸管家
專業(yè)的貸后資產管理平臺
1、全方位預警,精準風險識別
2、強大數據庫,杜絕二押風險
3、可視化報表,全局盡在掌握
4、多權限隔離,方便協(xié)同管理
5、強勢反欺詐,智能辨別信息
6、7×24h服務,全天售后指導
7、加密與備份,多重數據保護
8、精細化打磨,實力有口皆碑